博阳咨询通过“理清楚、管起来、持续优化”方法,帮助企业构建流程体系,整合管理体系,减少管理冲突,提升市场竞争力。“理清楚”,以流程体系建设为契机,厘清业务现状,整合职责、流程、制度、标准、HSE、TQM等多套管理体系,消除管理孤岛,形成管理合力。“管起来”,建立管理体系更新发布、监督评价机制,促进体系落地执行,提升执行力。“持续优化”,以提升企业综合运营质效为目标,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夯实管理基础。
不同管理体系建设,由于建设目标、标准、方法不同,同一业务在各体系中的表现形式、内容要求也不尽相同,体系之间不免存在内容重复、要求冲突等现象。管理体系越多、体系文件越多、员工执行越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执行的效率、效益与质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理清楚”阶段主要关注的内容。
一、流程体系建设
准确的流程描述是业务被正确执行的前提。传统流程梳理,流程、制度、标准、表单等要素以文档形式分散存在,员工难以全景了解管理要求。管理要求变化很难及时下达至岗位,容易造成员工执行“两张皮”现象。
即便是面对同一项业务事项,不同人看流程的视角不同,所描述出的流程也不尽相同。有从组织职责角度看流程的,如公司领导眼中的采购业务包括物资采购、物资供应两大业务块;采购部门主管眼中的采购业务包括采购计划、合同执行、仓储与供应、供应商评价等;有从岗位职责角度看流程的,如合同管理员眼中采购执行业务,包括招投标、合同签订、合同变更、合同废止、采购监造等;有从完整业务链条视角看流程的,如从采购需求提出到采购完成的流程,一般包括需求提报、招标管理、合同签订、物资收货、采购付款等流程。
如何准确全面地描述业务架构,是企业管理者要面对的问题。博阳咨询建议应用“Y式架构”建立两类流程架构。一是“职能流程架构”,实现对企业各业务领域职能的逐级细分,满足不同层级人员管理需要,如基于组织职责、岗位职责视角应用流程。通过从上至下的业务分解,理清正确做事情的逻辑与顺序。职能流程架构是构建制度、安全、质量、风险等管理体系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二是“端到端流程架构”,按管理主题构建,体现从客户需求提出到客户需求满足的完整业务过程。可结合企业战略及专业管理目标,识别或设计端到端流程相关绩效指标,通过流程绩效监控,发现业务短板,不断优化完善流程,提升流程运转的效率、效益与质量,降低流程运转的成本与风险。
“Y式架构”梳理流程架构
二、管理体系整合
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是企业管理核心的五大基础要素。其中,流程是企业所有业务运转的“脉络”,是连接其它要素的主线。流程管理大师奥古斯特-威廉-谢尔教授提出房式结构理论,认为企业战略、职责、制度、绩效、风险、记录、活动等要素,是构成整个管理体系的基础组件,要先行加以设计、梳理、规范和管控;然后以流程为纽带关联相关要素,应用ARIS平台建立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各体系间既可动态引用又可动态修改,单体系调整会非常便捷地体现到其它体系中。如新发一个制度,通过拆分匹配,可以快速地落实到相关流程、岗位中。
“房式结构”整合管理体系
基于管理要素融合结果,可定期开展定量、定性分析工作,促进各体系相互验证、相互完善、协调统一。如通过流程与制度匹配分析,检验制度条款之间是否存在重复、矛盾、空白的情况;基于风险管控要求,检查流程中是否存在“不兼容”岗位职责的情况,有效解决体系建设问题。协调一致各管理体系要求以信息系统固化方式或一体化的流程手册、程序文件、岗位手册形式进行发布,确保员工按正确的方式做事情,促进管理体系落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