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三期,基本把流程设计涉及的一些关键术语阐述清楚,接下来将介绍流程的详细设计方法。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既然有流程详细设计,是否也有流程的概要设计?流程设计分几个阶段?什么是流程的详细设计?
从上图的流程分层框架可以看出,对一个企业来说,流程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流程架构设计和流程详细设计。
流程架构设计阶段,是要根据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流,定义企业究竟需要哪些流程?不同类型的企业其核心价值流是有所差异的,如典型的产品研发制造企业,其核心价值流是:产品研发→营销与销售→产品交付→售后服务。
根据企业核心价值流,按照流程分类和分层框架进行L1-L4的层层分解与设计,就是流程架构设计的阶段。流程架构设计其实就是企业业务的顶层设计,这个阶段非常重要,也是为流程详细设计奠定基础。因此,常说流程架构设计是解决“做正确的事”,而流程详细设计是解决“正确地做事”。有些企业没有流程架构,日常对某条流程的设计或优化,其实还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打补丁的做法。
流程架构设计的交付件,我们称之为“流程架构说明文件”,也属于流程文件。通常一个业务领域(L1)输出一个架构说明文件,包含键盘图和架构卡,甚至还包含流程集成关系图。这个架构说明文件是企业流程管理的基础,业务的调整、流程的变革与优化都要同步调整此文件中定义的架构内容。关于流程架构设计的方法,请参考之前的第7、8、9期。
流程的详细设计,其实就是对流程架构设计时确定的L3(流程)或L4(子流程)进行详细设计。在流程架构设计时,L3或L4还只是一个流程的名称,尽管也有架构卡定义了13个架构要素。如“管理社会招聘”只是L1人力资源管理下面的一个L4子流程的名称,如何进行社会招聘呢?需要对流程的起点、终点、输入、输出、活动、角色、KPI,以及每个活动的作业顺序和详细作业要求,都要进行详细的梳理与设计,最终以流程文件呈现出来。所以也可认为,流程详细设计就是对L5(活动)及L6(任务)进行详细定义的过程。
流程详细设计的交付件是一套完整的流程文件。这套流程文件主要包括4种类型,即:1、流程说明(含流程图)、2、规范/规则/标准、3、操作指导、4、模板/检查表。关于这几类流程文件的说明,请参看第6期:流程型组织建设(6)-如何定义和理解流程
流程文件是企业颁布的业务运作“法律法规”,沉淀了业务运作的最佳实践,能有效支撑业务有序运作并达成业务目标,因此,每一个员工都应自觉遵从流程文件的相关要求开展业务。
企业的业务运作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企业在完成流程架构设计后,大约有几百个流程或子流程(L3/L4),像华为这样存在多业态的大型企业,有上千个甚至更多。每一个流程或子流程也相当复杂,多数情况下都不能用一个文件涵盖所有的运作要求,而是一套由不同类型流程文件的组合。因此,每一个流程都需要根据业务的复杂度进行流程文件的结构化设计。
上图就是如何进行流程文件结构化设计的示意图。通常对于一个业务流很明确,即有明确流程起点和终点,涉及多个业务活动且由两个及以上角色完成的业务,会先绘制出流程图,然后根据流程图再输出流程说明文件。是否还需要制定相应的业务管理规范/规则/标准、操作指导、模板/检查表,完全是根据开展该流程中各业务活动时的必要性,也就是说,这几类支撑性文件不是必需的,是可选的。
举个不是十分贴切的例子,流程说明文件就像一道主菜,而相应的规范/规则/标准、操作指导、模板/检查表则是配菜,主菜是必需的,配菜则根据需要搭配。如吃西餐,除了主菜还有前菜、汤、甜点等,是一个套餐。而吃碗面条、饺子,通常就不需要配菜了。
目前,有些企业对内部运作管理的文件分类和定义是不够清晰的,除了有一套按ISO9000建立的程序文件,还有各式各样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等发文,由于没有流程架构和流程责任人,这些文件都是按部门来管理,各写各的,相互之间常出现职责不清、缺失、重叠等现象。
华为的文件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行政文件,包括组织任命、会议纪要、通知等各种发文,由各部门、委员会来管理,通常发布在公司的内部网站、共享文件夹。第二大类就是流程文件,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等都属于流程文件中的规范类文件,也早就没有了ISO那套程序文件,尽管导入和认证了ISO9001、27001等十多个国际标准化管理体系,但所有的管理要求都已落入到流程文件中。
支撑全公司业务运作的只有一套流程文件,统一发布在流程文档管理中心(PDMC)中,文档的目录结构完全与流程架构的L1-L4保持一致,且由各流程责任人各自管理。流程文件一直被当作公司的战略资产长期维护管理。
既然流程的详细设计是输出一套完整的流程文件,那详细的设计过程如何开展呢?下期将介绍我总结的流程详细设计“三阶九步法”,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