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法性原则
1.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1)企业治理架构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等
(2)对于上市公司,还需要遵守证券监管部门的一系列规定
2. 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等法定义务
企业治理架构应确保企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例如,在设计财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时,要明确其有责任按照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和申报各种税款
(二)权力制衡原则
1. 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相互制衡
(1)股东会与董事会: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公司的重大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而董事会是股东会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这种权力分配形成了制衡关系
(2)董事会与监事会:监事会主要负责监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董事会在进行经营决策和管理活动时,要受到监事会的监督
2. 内部审计与其他管理部门的制衡
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治理架构中扮演着重要的监督角色。它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公司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三)科学决策原则
1. 专业分工与集体智慧相结合
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构成中,应包括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如财务专家、市场营销专家、技术专家等
2. 信息充分与透明
企业治理架构应确保决策过程中信息的充分性和透明度。在董事会决策前,管理层应该向董事会提供详细的业务报告、财务分析、市场调研等信息
(四)利益相关者协调原则
1. 股东利益优先与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
企业治理架构首先要保障股东的利益,因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他们期望通过投资获得合理的回报。例如,在利润分配决策中,要考虑股东的利益,在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分红比例。但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和社会公众等
2. 建立沟通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
企业应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机制。例如,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向股东汇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通过员工座谈会、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