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阳精讯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管理资讯微信公众号

流程管理资讯网,BPM业界有影响力中立资讯平台。

博阳精讯业务流程管理微信公众号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端到端流程优化 | 用数字化技术消除 “系统断点” (下)
来源: 博阳精讯 作者: 博阳精讯总裁 王磊 2022-12-23 阅读数:466

承接上文

02

—

“流程步骤间” 的 ”系统断点“

上图所示是博阳家居<不合格品控制流程>的片段。其中的<步骤 02:出具不合格品审理单>和<步骤03:出具处理意见>是前后串联的两个步骤,但分别在 ERP 和 OA 系统中完成,这两个步骤间没有开发系统接口,是靠人工传递信息。因此,这两个步骤存在“流程步骤间”的“系统断点”。

实操中,相关人员是从 ERP 中导出<不合格品审理单>,然后在 OA 中发起相应的流程,步骤 03 至06都是在OA中流转的。

另外,<步骤06:确定处理意见>、<步骤 07: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仲裁>这两个步骤的下一活动<步骤08:返工、返修、让步、降级使用>或<步骤09:报废、返回供方>又回到了 ERP 系统,这两个步骤是在 ERP 系统的同一界面上,对于这批不合格品进行不同的处理。即步骤06、07到步骤08、09 由OA系统又回到了ERP系统。

实操中,步骤 08、09 的执行人在 OA 系统中看到<步骤06:确定处理意见>或<步骤 07: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仲裁>的知会抄送信息后,需要执行人员自我意识到可以走下一步了,然后回到ERP,打开相应的<不合格品审理单>界面,完成相关的操作。

综上,“流程步骤间” 的 “系统断点” 会导致如下的问题:

(1)下一步骤没有及时被发起,导致流程周期变长。

(2)人工导出导入信息,容易发生错误,从而导致流程运行出现错误。

03

—

”系统断点“ 的消除

”系统断点” 与系统相关,消除 “系统断点” 自然也应从系统入手。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完成信息的自动传递和下一流程步骤的自动触发。

1) 通过数字化技术完成信息的自动传递

“开发接口” 是消除 “系统断点” 的根本方法。但是,如果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系统很多,“系统孤岛” 现象就会比较严重,“系统断点” 可能到处都是。通过点对点开发接口来打通 “系统断点” 不是不可行,但绝对不应是主要的方法。打造 “数据中台” 或者 “数据总线”,是数字化时代打通 “系统断点” 的主流解决方案。

另外,用 “流程机器人(RPA)” 技术来打通 “系统断点”,构建系统间 “非侵入式” 的轻量级接口,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2) 通过数字化技术完成下一步骤的自动触发

通过系统接口自动传递信息是较易理解和实现的,而下一步骤的自动触发,则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通常也不被重视。由于很多功能性系统没有内置的流程引擎,所以这些系统不能触发业务活动,不能派发待办事项。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将功能系统与数字化的流程引擎进行对接,由数字化的流程引擎来派发任务,执行人通过待办事项进入功能性系统完成相关工作。以上一小节中<不合格品控制流程> 的步骤 06、07 到步骤 08、09 为例,由于是从 OA 系统回到没有内置流程引擎的 ERP 系统,所以在 ERP 系统中完成的下一流程步骤,需要执行人 “自我意识” 到可以走下一步骤了。下一步骤的触发,是靠执行人的 “自我意识”,是靠 “人”。但是,现在也可以在流程运行系统中派发一个待办事项给执行人,执行人可以通过待办事项跳转到 ERP 中的<不合格品审理单>界面完成操作,这就是所谓的将功能系统与数字化的流程引擎进行对接。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工作场景,一般的 OA 系统也是不行的,需要借助新一代的数字化流程平台,其与 OA 最大的区别是可以由数字化的业务模型直接驱动,而不是在 OA 中重新再建一次流程模型。

  原 文 分 享
下一篇: 提高 BPM 效果的几个实用方法参考
Copyright Reserved 2005-© | 沪ICP备11014532号-2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