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国资委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现场检查工作组进驻中国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开展内控评测工作,检查持续两天,涉及700多项指标。作为今年市国资委内控检查最后一站,中首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用实力给检查画上圆满句点。
中首公司党委书记石淳光介绍,作为国际贸易公司,中首公司国际化特色突出。作为首钢国际贸易平台和大宗铁矿石进出口平台,跨国业务多,下设多家境外单位。因此,在风控建设中,公司注重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风险流程梳理,找到符合中首公司的风险管控的要点。
基于这个原则,工作小组成员从流程出发,向上追溯流程可能面临的风险,按照风险类别,将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分为4类: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向下建立风险对应的管控措施,将风险对应的管控措施分为3类:人工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人工/系统相结合;按照风险对应业务的发生频率,将控制措施分为:每年一次、每季一次、每月一次、每周一次等频率。
工作小组在梳理流程体系框架过程中,对公司管理现状进行了初步诊断。工作小组查阅了中首公司各部门的96项制度样本资料,开展了12个部门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5位公司领导访谈,访谈20余人次,抽取业务样本资料307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了解业务流程、管理现状。对标国家各部委的监管要求,参考集团及集团内其他公司的优秀管理经验,工作小组对中首公司的流程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
基于公司业务流程实际情况,参考公司制度文件资料,结合对各部门业务人员的访谈,工作小组对公司各业务流程可能涉及的风险进行了梳理,梳理出544项风险;针对544项风险拟定了关键控制措施,形成公司风险控制矩阵;针对矩阵中的部分关键流程,工作小组绘制142余份流程图,形象化展示业务流程流转;针对每个一级流程的不相容职务进行梳理,形成26个不相容职务分离矩阵,各职务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在此次内控体系建设中,中首公司坚持问题导向,查找问题,修正问题,在风险体系建设过程中发现的34项缺陷问题,目前大部分已通过发布制度、理顺流程等方式得到了整改。
内控体系建设完成后,将纳入公司制度管理。石淳光说,内控体系建设要接地气,与现行的制度、流程相结合,避免与实际业务“两层皮”。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是企业业务管理的基础,是业务运行的重要保障。国资委这次内控建设,帮助公司自检自查,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加强企业基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