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锡的反应釜厂家人力成本上升,虽然在加快机器替代劳动力的步伐,但工厂的管理思维还停留在原有阶段。如果不立即调整,就会成为“夹心饼干”,不仅与越南、印度制造业相比没有竞争优势,而且与美国制造业相比也没有竞争优势。
无锡反应釜制造业的改造,不是简单的以机器替代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管理思想体系的改变。一些反应釜厂家已展开部署,立志改变管理思路,进行流程再造。因为简单地核算一下,就能想象到改变带来的巨大收益。
在中国工厂,一个工序就是一个岗位,可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工人基本不动,而生产线在流动。人员密集程度由工序决定。这是中国工厂管理的基本特点。但在美国,一个流程只有一个岗位,一个工人负责全部流程。生产线在流动,工人也在流动。一个工人可以负责一条生产线,甚至可以负责一个工厂。
中国工厂即使用机器替代劳动力,也是简单的工序替代。机器增加了,但对人员的依赖性仍然很大。正因如此,中国的制造成本是由工人数量决定的,而美国的工人工资虽然很高,但在成本中所占比例很低。经过简单核算后得出一个结果:美国与中国一家同等规模企业的制造成本相比,美国竟然只有中国的一半。
过去,人是中国制造业的主角,设备是配角。中国工厂的管理,滥用了人力成本优势。滥用的结果是什么?一是人员太多;二是因为人员太多带来分工过细,流程过于复杂,管理层次过多,KPI的复杂程度太高。这些曾经被我们称为现代管理手段的东西,其实都是应该抛弃的,它是管理的“异化”。 中国工厂普遍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而不是现代工厂以流程为核心的管理。所以,成本在大规模制造时,反而变得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