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集品牌、研发、设计、生产、经销为一体的综合型体育用品公司,需要IT规划来支撑集团的管理和业务发展问题。过去10年里,361°陆续完成了基本的信息化建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系统与业务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露。此次访谈361°信息部总监吴涵生,吴涵生从361°当前的信息化现状聊起,并结合时代发展步调一步步讲解未来5年361°的未来规划,鞭辟入里,受益匪浅。
传统信息化三大症结:过时、散乱、僵化
访谈之初,吴总果断地指出了当前361°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他表示,随着社会的转型变化,目前的361°的信息化体系已经不能有效支持业务的开展。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个问题是过时。过去选择的系统跟不上业务灵活发展的需求,“成年人还在穿着小孩的衣服”。
• 第二个问题是散乱。过去的信息化建设通常是业务部门提了需求就去做,属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导致内部系统很多很杂,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整合,数据共享、连接、管控的功能都无法发挥。
• 第三个问题是僵化。过去选择系统时没有过多考虑技术选型和对技术架构的统一规划,各个系统自有一套架构,中间库各自独立,并未遵循行业的共同接口,后续的扩展、整合非常困难。
针对当前361°内部的信息化问题,吴涵生认为:“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成熟和运用,逐渐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购物不用逛街,吃饭不用出门……巨变的时代,企业的业务经营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业务从传统的批发为主逐渐转向以零售为主的新阶段,这就要求企业聚焦的核心从产品转移到客户身上,致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营造更好的消费场景。”
为了做好这一点,361°需要从以关注生产运营的传统ERP系统到关注CRM、移动化、大数据等需求的现代信息化系统。传统信息化提供产品工艺,现代信息化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依存,共同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新的IT规划开始形成,ERP替换为更具扩展性的SAP平台,OA替换为协同性、集成性、扩展性较高的泛微,产品研发管理引进一家更加专业、更具开放性的行业PLM系统、以及全渠道、CRM等系统。
OA建设三步走,从集团到工厂最终到门店
据吴总介绍,目前OA应用第一批在总部推广,第二批是工厂,第三批是分支机构(门店)。在总部和工厂主要推广人事、财务、行政等日常管理类的流程,门店的推广比较特殊,会涉及众多门店管理的流程和应用,比如商品促销、盘点管理、器架保修等。规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步是标准化,比如规定30个流程,用一个月的时间推广,后两个月消化;第二步是扩展,等各门店内部运行顺畅之后,针对门店具体业务管理方面进行小应用的定制开发。泛微OA的移动建模和业务建模可帮助361°快速实现新应用的定制开发。
面对移动化的未来,361度的做法则比较接地气。吴涵生说:“由于这一块的市场和方案都还不成熟,目前大家都在摸索,信息中心的做法是,成立一个业务创新团队,随时跟业务部门碰撞,找到需求,小投入、赶紧做,如果成功了就立项,不成功也没关系,允许试错,利用这种短平快的方式瞄准问题、切入实施、实践检验。”吴总期望通过近两年的尝试积累,会有清晰的路径浮现,待移动级市场逐步出现成熟的解决方案,到时候再进行实质性的投入和建设。
案例小结
OA系统与业务系统是什么样的关系?361°的吴总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OA是整个信息化系统架构的外壳,内部是连接各个系统的粘合剂,外部是链接各种角色人员的门户通道。如此比喻,其地位不言而喻。
从整体上来看,361°的IT战略是谨慎而到位的,不盲目不跟风,准确分析当前的现状,基于大环境的变化系统科学布局;也是舍得投入的,在考虑预算的前提下更加看重系统性能,选择市场上领先的系统作为己用;也是循序渐进的,传统信息化建设是基础,在稳固好地基的前提下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信息化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当前时代下信息化建设如果再按照从前的“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模式,必然是行不通的,需要科学的规划和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