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阳精讯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管理资讯微信公众号

流程管理资讯网,BPM业界有影响力中立资讯平台。

博阳精讯业务流程管理微信公众号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乘客病情危急飞机降落近50分钟才开舱门,南航道歉
来源: 新快报 作者: 冯艳丹 黎秋玲 黎楚君 2015-11-24 阅读数:2646

张洋是辽宁某媒体记者,他22日在自己的新浪微博账号“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发文上表示,他于今年11月9日乘坐南航CZ6101航班飞往北京,飞行途中他突发腹内疝并急性肠梗阻,并向机组人员救助。然而,飞机在首都机场降落且滑行完毕后,迟迟未开舱门。至记者发稿时止,该微博转发量已经过万。

昨日晚间,新快报记者联系上了张洋。因为前一天伤口才刚刚拆线,电话里他的声音很虚弱。“伤口疼,身体状况不好。”他语气中透出一种疲惫,回忆起当天的经历,他感叹,“当回想起那一天的点点滴滴,那时我才发现,原来很多夸奖飞机上如何高效救人的新闻,都是骗人的。”

张洋11月9号乘坐南航CZ6101航班飞往北京,起飞没多久就感觉阵阵腹痛。他记得,大概降落前半小时主动和空乘说必须叫救护车,希望能马上落地,马上去医院。然而,飞机在首都机场降落且滑行完毕后,迟迟未开舱门。机组人员对其解释称塔台没给信息无法开舱门。在等待约50分钟之后,舱门才打开。而那时,他已经痛得无法站立,头贴地跪在飞机里。

大约10时30分,飞机舱门终于打开,两名急救车医生上了飞机。张洋称,更为荒唐的是,机组人员和急救人员又就谁应该抬他下飞机的问题开始争吵。“急救人员根本就没带担架上来,也没人肯背我或者抬我下去。急救车医生和空姐以及机长吵成一团,互相埋怨着谁该把我送下飞机,谁该负责。”最后,他自己“半蹲半爬”下了舷梯并“自己歪着身体,爬上了救护车”。由于是独自乘机,他请求南航方面派人陪护,但是南航拒绝。急救人员将其送往首都机场医院,但是该医院无法确诊病因,几经波折最后转院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方确诊手术。最终,张先生被确诊为腹内疝,并被切除了0.8米的小肠。张先生称,如果到达机场后,舱门能够及时打开,医护人员和空乘没有起争执,如果救护车能把他及时送到大医院诊治,可能他的情况会比现在好很多,“医生说,如果确诊及时,我的小肠可能不需要被切除掉一部分。”

“南航多个领导有和我联系,来看望慰问我,并表示了歉意。”目前,张先生已出院。他表示,南航事后的处理态度还可以,他能接受,也相信南航会做好的。“我不要求索赔,也不要求道歉,只是希望能把漏洞堵上。”他最后强调。

南航回应

飞机刹车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开舱门时间延长

作为航空承运方,南航昨日公开向张洋表达歉意。南航方面也已经与他取得联系,有关领导和部门专程登门看望他并致歉。

针对开舱门时间长等问题,南航方面表示已经启动了内部调查工作程序。经初步了解,CZ6101航班当天落地滑行至滑行道时,飞机刹车系统出现故障不能继续滑行,等待拖车拖行至停机位之后开启舱门。南航方面表示将进一步查明原因。

对于乘客投诉的扯皮、不搀扶等问题。南航回应称,对在与救护人员配合中发生的协调问题,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完善相应的工作流程。

专家说法

乘务员责任心不到位 造成120准备不到位

其实,民航局对于航空公司在飞机飞行中的紧急医疗设备和紧急医疗事件的报告和处理以及机组的训练在其规章中有要求。资深机长陈建国也针对此事发帖反思。他称,对于应急医疗设备和训练,民航局还专门下发一个《咨询通告》CCAR121-102R1具体指导航空公司怎么进行机上应急医疗和训练。同时,民航局也指出,民航局不要求机组成员的应急医疗措施取代或者达到有资质的医疗专业人员的应急救护水平。

对于此事,民航资源网专栏作家韩涛认为,不只是航空公司一家的问题,航班到了之后整个流程有一个链条,包括机场配合。他解释,旅客诉求其实就是开舱门时间太长,疼得下跪无担架。而对于舱门迟迟不开的情况,他认为这个事在大的流程上没有问题,因为航空公司的起降确实都有流程。“机场服务有问题。机场保障不足,轻轻松松把机组和空管的努力化为乌有。”他分析,航空公司一线基层执行的是刚性的规定,是以一种严格执行制度为服务标准。航空公司是服务类企业,但现在是按照工业企业进行严格制度和流程管理的,基层没有授权,只能以最安全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细节上是不够人性化的。”他认为,乘务员在通知塔台叫救护车的同时,如果可以多了解病人的病情,乘务员就可以判断急救的程度,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担架轮椅。“目前来看,乘务员显然责任心不到位。造成了后续120的准备不到位。”他强调,机组如果清晰告诉塔台和地面,可以准备这些设备,就不会到最后两边扯皮。

医生观点

协调不力 明显阻碍进行急救

对于飞机上突发疾病怎么处理,记者也采访了多个医生的看法。

广州某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表示,空中出现突发病一类情况,如果机组没有办法判断乘客病情,有必要通过广播等形式发出呼救,看是否有医生等具备医疗技术的人士在场。他表示,飞机降落后舱门迟迟没有打开,而且机组与地面救护人员没有协调好,这也明显阻碍了急救进行。

有急诊医生表示,飞机乘客出现不适如果昏迷,有生命危险,机组人员可以采取心肺复苏等措施救助。但从医疗常识和医疗设备而言,空乘人员不可能达到与专业救助人员同等的专业和有效程度,故航空公司可采取紧急备降等急救措施,快速联系120,积极救助。

  原 文 分 享
下一篇: 某石油资产公司 ARIS 成功案例
Copyright Reserved 2005-© | 沪ICP备11014532号-2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