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阳精讯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管理资讯微信公众号

流程管理资讯网,BPM业界有影响力中立资讯平台。

博阳精讯业务流程管理微信公众号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的永恒之道》辛鹏:企业的本质就是流程运营
来源: CTO俱乐部 作者: 刘波成 2020-04-17 阅读数:2539

- 流程:对现代企业至关重要

在辛鹏眼中,流程对于企业的作用非常重要,以至于他表示,“企业的本质就是流程运营”。他结合杭州市房管局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到今天的发展历程,讲述了流程的基本概念、流程的发展进程、流程模式、流程技术的高级应用以及流程技术之未来展望。

辛鹏认为,IT总是为企业服务的,是用来支撑业务的。20多年来,关于流程的技术其实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他表示,关于企业管理的很多问题,从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解决,到现在还在解决,只不过解决的方法不一样、目标不一样、效率和效果也不一样,不过,所有的问题都没有改变,只是解决的方法不停地在改进而已。

辛鹏表示,从李•克拉耶夫斯基和拉里•里茨曼合著的《运营管理——流程与价值链》第7版里的流程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运营的过程实际就是执行企业中众多流程的过程,企业中的所有工作都是与流程以及流程构成的价值链有关的。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及业务活动都是由各种流程组成,这些流程最终输出的是企业交付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流程作为企业和公共组织的重要资产,与它们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 流程:推倒“部门墙”的利器

目前,不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论大组织还是小部门,大到新政策的发布,还是组织间的兼并与收购,小到新业务模型的开发,小到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的调整、新创意的产生,这些来自市场、管理、技术等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组织对变化环境的不断适应,都已成为企业应用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从亚当•史密斯的劳动分工理论开始,在科层制理念下组织各个“部门”开展工作就成为企业固定的体系和套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科层制”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各种“部门墙”,将企业的各个部门隔离成了一个个竖井。

在信息技术时代,企业内部的计划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生产管理系统、MIS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ERP等系统分布在不同的职能部门,成为支撑企业运营的基础。由于存在“部门墙”,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个的职能孤岛或信息孤岛。同时,在现代企业中,变化成为了企业的第一要素,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敏捷性企业才能成为佼佼者。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也越来越紧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也越来越紧密,这一切都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们能够对企业进行及时敏捷地调整,打破“部门墙”让整个企业协调一致起来。

敏捷性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流程基础上。为实现敏捷性,企业需要重新对原有流程体系进行建构。根本上看,企业运营的过程实际就是执行企业中众多流程的过程,企业中的所有工作都是与流程以及流程构成的价值链有关的。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及业务活动都是由各种流程组成。流程通过结合企业服务总线打通了企业的经脉,让流程成为流经企业框架的血液,赋予了它们生命,并更加清晰地定义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企业变得鲜活起来。因此,企业要想敏捷就必须建立敏捷的流程体系,通过流程保障企业的敏捷,进而打破“部门墙”之间的屏障。

- 流程:三大永恒之道

在企业的流程体系中,价值链始终是核心要素。在经典的“安东尼模型”中,企业的价值链系统被分为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大流。辛鹏认为,企业开展信息化,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需要从管理这条路线渐进到技术这条路线,因为唯有管理有需求才需要技术去支撑,技术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管理。如果单纯想要通过技术去改变管理,那是几乎不可能的。”辛鹏解释道。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万物发展皆有其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即为“道”。应用“流程”技术之“道”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在读书会现场,辛鹏提及了三大规律,即工作流技术永恒之道、BPM技术永恒之道、BPM治理永恒之道。

1. 工作流技术永恒之道

在谈到工作流技术时,辛鹏说:“模式是工作流永恒之道的核心。工作流模式很简单,它是从技术层面来出发,从技术领域逐步总结出来的一套规范和方法论体系。‘最佳实践’就是一种模式。在中国的很多行业里面,应该出现一些类似‘最佳实践’的概念,这些概念需要将工作流中的最佳实践总结出来,而不是仅仅把工作流技术本身传达出就行了。工作流的实现模式很多,包括串形模式、多路模式、分支模式、并发模式等,要形成‘最佳实践’,需要从这些模式中去分析它的背景、上下文和具体解决方案,对其中的问题与核心要素要了解清楚”。

之后,他表示,“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的应用,要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管是甲方还是乙方,在服务和被服务过程中,互相都能形成共赢的价值。”他称,“这也是之所以写作这本书的一个初衷。”

2、BPM技术永恒之道

在活动现场,辛鹏建议大家:“阅读这本书的顺序,要看到左边这条路线,业务的发展路线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业务诞生出来横向的,右边诞生出这个技术结点,工作流的技术结点。因为只有诞生出这个东西——BPM技术体系、管理体系,最终才能诞生出流程治理,才能理解这本书的整个中心思想”。

辛鹏坦言:“之前,也是按这个中心思想去写作的这本书。工作流阶段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在讲工作流,如果说这是穿珠,BPM就是引线,后面的BPM治理就是去搭桥。从信息化建设基础层面往上看,就是串珠、引线、搭桥三层。我们学习任何一门新的技术,所有的事物发展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人类也是从低级到高级进化来的,从猿进化成人的,所有的事物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所以这本书的学习,肯定是从低级到高级,从下面往上去学习。”

辛鹏介绍称,“BPM与SOA之间的联姻是实施BPM项目的永恒之道。为了解决信息系统中‘群雄割据’的现状及矛盾,BPM及其技术应运而生。”之后,他结合具体案例对BPM的概念、生命周期、理论、技术规范、开源及商业技术实现、实战应用等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3、BPM治理永恒之道

相对于国外的BPM产品,国内的很多流程产品并不是规范化的,而是随心所欲的。这方面,可以参考国外,他们的很多流程是很规范的。因为他们已经能够总结出一套标准化的规范模型。

辛鹏表示:“一个企业的本质就是人,企业组织架构和流程的信息化,都应从企业架构那的顶端去考虑。大多数工作流其实也是与人打交道的,因为这个世界是人组成的。所以BPM也好,工作流也好,其实百分之八九十的场景离不开人。不论控制模式还是资源模式,或者异常模式,都需要重视人的因素。”

为了更好地实现BPM的落地,BPM治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它是填补战略与BPM之间鸿沟的永恒之道。在活动现场,辛鹏重点讲述为什么BPM治理可以填补战略与BPM之间的鸿沟,使战略有效落地,以及怎样实施BPM治理,并给出了杭州市房管局某BPM项目实施的BPM治理框架。

最后,辛鹏对云计算影响下流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阐释。他表示:“流程、流程管理和技术未来都将演化为一种服务——流程即服务(BPMS as a Service),通过提供在线的流程技术服务,将各种在线应用混搭在一起。目前,流程技术的未来——‘云中的流程’已经稍具雏形,基于BPM私有云引擎的设计及基于REST的API设计已经逐渐成熟”。

总结

当今世界高速变化,企业和组织所处的环境,都在高速地发生着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和组织快速响应。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归根结底,流程是保证企业或组织竞争优势的所在。

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莱斯特•瑟罗教授所说:“在21世纪,持续的竞争优势将更多地出自新流程技术,而不是新产品技术。”

  原 文 分 享
下一篇: 华为流程变革:责权利梳理与流程体系建设
Copyright Reserved 2005-© | 沪ICP备11014532号-2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