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阳精讯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管理资讯微信公众号

流程管理资讯网,BPM业界有影响力中立资讯平台。

博阳精讯业务流程管理微信公众号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南京中脉科技:让公司信仰体系成为企业发展的永动力
来源: 恩施新闻网 作者: 佚名 2014-03-24 阅读数:4470

南京中脉科技发现,根据昆德和阿戴尔的研究,一个公司的信仰能否成为具有个性的影响力和市场优势,取决于三个相互影响有相互作用的要素:1、公司对自己的认识;2、公司所期望将来得到的认识;3、市场(客户等)对公司的认识。三个因素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越高,企业的特点就越鲜明突出,公司信仰才能更有效地建设和管理。

南京中脉科技认为,我们可以从这个基本思路发轫,对公司信仰的构建过程进行探索:

南京中脉科技认为,必须清晰核心价值。清晰自己的核心价值,这是公司信仰建设和管理的核心。这里的核心价值是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组织特质。核心价值原生于关键成功要素(KSF),着眼于企业现实竞争的优势和劣势,并充分考虑未来的竞争和发展态势。只有清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才能定位企业的终极责任、愿景目标和核心价值取向,才能形成共同的信念和信条。

南京中脉科技认为信仰体系虽然是个系统工程,但其核心部分必须是简单的。因为只有简单的才能更清晰地传达和对照执行,才能高效率地统一。越简单越有效,很多公司的文化信仰体系繁缛华美,但最终得不到实效,就是信息不能集中所致。确立的信仰体系是简单的,但形成简单的过程却是复杂的、细致的。既要考虑企业内外部的共同认知,又要体现公司各层级、各管理职能序列和各分支机构的认同,还要充分考虑其与战略、领导力、人力资源、流程等管理模块的匹配和协调性,更要考虑其持续性和可调适性。脑门一热的灵感和简单的征集是无法解读一个公司的核心价值的。

南京中脉科技认为,必须确立信念和信条,作为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首先要做到深信不疑,继而坚定不移的执行。务虚的文字和标语是根本不可能铸造公司信仰的。如果企业家和管理者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信仰体系,那组织任何活动都是徒劳的。以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在坚信自己的基础上公开向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方公开承诺。这样的承诺不是一般的信誓旦旦,而是基于使命、愿景和战略过程的一种阐述,是一种组织的承诺。承诺也是一种企业变革或者提升的信号,而传达信仰的清晰信号,是让全体员工感知信仰构建过程的开始,激发员工参与的热情。

南京中脉科技认为,领导者不仅是个信诺者,还必须是一个乐此不疲的布道者。无论是核心领导,还是一般经理,都应该是好的布道者。布道活动要紧紧围绕企业和自身职责的核心工作,展开对公司“教义”(文化核心)的诠释。通用电气CEO 伊梅尔特说:“一般我在一个月里或者一个星期里,差不多30%到40%的时间我都是跟人打交道,跟人交流、沟通,在克劳顿村——我们的领导发展中心里传播我们的企业文化。这是CEO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然后用差不多20%的时间访问我们的客户……这样加起来差不多就是60%的时间了。”领导者和管理者还应该是公司信仰的第一恪守者。公司提倡的信条,领导要身体力行;公司反对的信条,领导要坚决不去触及。一些企业的文化流于“扎扎实实走过场”的形式,就是领导者没有率先垂范的结果。

南京中脉科技认为, 在领导的引领下,全体员工要根据公司的信仰要求进行文化的共享,一般企业会采用“大讨论”的办法,如诺基亚在全世界的员工中开展的新价值讨论活动。讨论要紧紧围绕公司的信仰准则,找出团队的关键行为细则,形成关键行为对照表,并结合关键业绩指标(KPI),致力于解决团队的问题,提升团队的能力和绩效。这样的活动会让员工亲身感受“信仰就在我身边”,而不会认为信仰是很遥远、与自己无关的东西。(表略)信仰的践行还必须体现在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招聘、任用等)、流程梳理、制度梳理等管理的 各个层面。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体现也是通过共享实现的。

南京中脉科技认为,还必须奖惩兑现,有了对照的原则和标准,员工的信仰践行就会有的放矢,就会产生行为的结果。这个时候作为公司的各级领导者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成功的案例,即使是小的成功,要找到“高绩效的践行者”(先进或者明星),并及时给予奖励并恰当的放大成功;另一方面要对那些抵制或反对者的落后行为要及时进行惩戒。

一个公司的信仰必然要体现在公司的品牌上。无论是产品品牌还是服务品牌,只有体现企业的核心信仰,也才能反映品牌的真正价值,才能达到品牌信仰的天堂。因此,为提升中国企业的整合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既要构建清晰、鲜明、个性的信仰主张,又必须致力于内部认知认同和外部认知认同的协调统一,也就是基本达到:员工信奉的核心价值观、客户(以及利益相关方)认同的价值观、品牌所倡导的价值主张的融合和同一。

  原 文 分 享
下一篇: 构建端到端流程体系
Copyright Reserved 2005-© | 沪ICP备11014532号-2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