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阳精讯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管理资讯微信公众号

流程管理资讯网,BPM业界有影响力中立资讯平台。

博阳精讯业务流程管理微信公众号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 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 新华网重庆频道 作者: 邮储银行两江分行会计与营运部副总经理 唐康 2014-09-25 阅读数:12086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一种理念,是指一个能有效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建立完善了财务会计核算和信息报告体系,进一步促进了监管效率的提高;资本实力不断增强;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效率不断提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一直在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立足于服务城乡居民,立足于服务小微企业,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县域以下的服务网络在当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具有业务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已超过3.9万个,拥有个人客户总数约4.2亿人。在客户数量众多、交易数量巨大、单笔交易金额小、网点数量众多、操作风险控制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下,践行普惠金融,必须不断地提升会计营运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优化业务处理流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着手优化内部运营流程,强化运营集约化水平,提高内部运营的效率,把高效运营打造成我行继文化、服务、产品、市场之外的新的核心竞争优势。

一、会计业务流程优化的作用和意义

(一)是应对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大量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大量的支付业务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结算,资本脱媒、支付脱媒已经成为现实,利率市场化也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其后果就是银行高利润率的时代就要结束,在不久的将来,和一般企业一样,银行的竞争手段也要回到市场竞争最基本的价格竞争。目前,银行只要有客户就有利润;今后,银行即使有了客户,有了好的产品,如果没有高的运营效率,就可能“做得起,赔不起”。银行间的竞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过运营效率的提升获得利润空间。

(二)可大大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通过实施会计柜面业务前后台分离,对于风险防范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前后台分离后,一方面能够简化包括柜面和后台中心的操作,减少风险环节,另一方面,一笔业务的完整处理分散在不同的物理地点,由不同的业务单位进行处理,通过流程的制约,极大地减少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通过增加人力来强化风险防范能力,强化业务处理能力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新的,以提升内部集约化经营水平为核心的增长方式。

二、会计业务优化的目标

(一)会计业务流程的鄙端

目前的会计业务流程,前后台没有分离,一名会计柜员需处理业务的多个环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有制度,但是缺少硬性制约,而流程优化就是实现了诸多系统硬约束,对于风险的屏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银行会计流程仅仅依靠事后监督已经不能满足银行风险控制的需要,应重组会计流程,建立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体系。

(二)流程优化的目标

优化会计业务流程,把目前靠增加检查、增加人力的管理方式转变为靠流程制约,靠技术手段管理的方式逐步转变为依托成熟的计算机影像及网络技术,把网点独立完成业务的长流程,切割成前后台清晰分离、前后台都相对短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利用前后台空间分离相互牵制防范操作风险,通过标准化、批量化作业提高劳动效率和服务质量,改变原来依赖制度和执行力的较为软性的控制体系,形成以流程制约和系统控制为主要形式的较为刚性的控制体系。

三、会计业务流程优化的原则

(一)优先控制风险

银行的业务风险通常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类,风险管理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也是整体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业务属于交易密集型业务,并需要在交易自动化和交易辨别方面投入大量的信息技术资源,存在着较大的操作风险。优化业务处理流程时必须坚持风险防范,严格内控的原则,树立风险观念。

(二)效率与效益统一

科学的、合理的业务处理流程,一方面降低业务处理的复杂程度,最大限度地提升业务办理的速度、效率;另一方面能减少业务处理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或提高柜员单位业务处理的效能,从而达到节约人力,增加效益的目的,实现效率与效益的统一。

(三)适度超前,支持业务创新与发展

现有产品及产品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种类较单一,产品与产品之间不能实现有机组合,各类产品的设计不能实现系列化,产品的开发期较长,产品品牌形象不突出等,不能实现领先占领市场的目的。新的业务流程应该具有可组合型和可塑造性,能够极大地支持和有利于业务创新和发展。

四、流程优化后会计业务的风险

(一)会计流程优化后的常态监督体系受到冲击

会计流程优化前长期坚持的会计主管事中事后监督、检查人员的定期检查、会计管理部门的年度检查四级控制,初步构建起了一个不同频率,不同角度的基本风险防控体系。会计流程优化后,这一监督体系受到冲击

(二)体制机制因素压制了险管理的内生动力

会计核算流程优化,一未涉及用人机制调整,会计主管,会计人员流动困难,缺少自主选择空间的问题仍无法获解,会计核算流程优化后,还出现会计业务骨干调整,抽调的现象;二未涉及考核机制调整,在缺少竞争,没有职业规划的环境里,员工长期从事单一工作,没有被认同感与使命感,表现出对业务变化不敏感,对管理者过度依赖,对风险反应麻木的“无所谓”状态,使得风险滋生。

(三)技术依赖性强,维护难度增强

会计业务流程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基础上,计算机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业务流程运行效率的高低,现如今虽然已经是一个网络覆盖面广的信息时代,但是这方面就存在着极大地不可预见性,如果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故障,直接造成的将是全辖的瘫痪。

(四)数据的集中处理带来了风险的相对集中

业务的上收带来的是数据的高度集中,同时也就是风险的高度集中。任何人的操作失误都会影响到所在辖区的整个系统安全运行和账务处理,随着后台业务范围的扩大,后台人员的操作风险也日益加大

会计业务流程优化的根本在于有效的组织前、后台的业务布局,加快后台业务的处理,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集中地控制结算的风险,形成全行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运行程序化的格局。要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优化业务流程,通过建立后台业务处理中心提高会计处理的集约化水平。

  原 文 分 享
下一篇: 2014中国行业信息化评选活动圆满闭幕
Copyright Reserved 2005-© | 沪ICP备11014532号-2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