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阳精讯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管理资讯微信公众号

流程管理资讯网,BPM业界有影响力中立资讯平台。

博阳精讯业务流程管理微信公众号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职能流程图解惑 | 一条 “职能流程” 可以只有 “一个流程步骤” 吗?可以!
来源: 博阳精讯 作者: 博阳精讯总裁 王磊 2022-08-25 阅读数:2609

之前三篇文章集中阐述了 EBPM 方法论中与职能流程颗粒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流程管理” 中的 “流程” 特指留下 “管理痕迹” 的 “业务活动” 的组合。(相关文章《职能流程图是留下 “管理痕迹” 的活动组合,“数字化留痕” 是数字化管理的基础》)

“职能流程” 颗粒度的切分依据是 “管理记录”。不同的 <职能流程> 一定输出不同的 “管理记录”,相同的 <职能流程> 一定输出相同的 “管理记录”。(相关文章《职能流程图解惑 | 流程颗粒度的切分原则》)

“业务活动(流程步骤)” 颗粒度的切分依据是 “管理痕迹”。即取决于是否可以完成一次 “管理痕迹 (数据)” 的 “提交” 或者 "传递”。(相关文章《职能流程图解惑 | 流程步骤颗粒度的切分规则》)

基于上述的基本规则,EBPM 方法论又得出了以下重要的推论:

01

—

一条<职能流程>可以只有一个<流程步骤>

如果完成某一个三级能力事项只有一个留下 “管理痕迹” 的业务活动,那么还能解析出一条 <职能流程> 吗?是的,还能构成一条独立的 <职能流程>,而且这个 “管理痕迹” 就是其输出的 “管理记录”。

如果用一个留下 “管理痕迹” 的 <业务活动(流程步骤)> 就做完了一件事,输出了一套 “管理记录”,那么这个 <业务活动(流程步骤)> 也应纳入 “流程管理” 的范畴,不应排除在外。“流程管理” 将企业内所有留下 “管理痕迹” 的业务活动都管起来了,没有 “漏网之鱼”。

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所有希望通过 “流程” 管起来的 “业务活动”,都必须留 下 "管理痕迹”。显性化即留下 “管理痕迹” 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没有留痕,无从管起。

最常见的例子是很多编制报表的 “业务活动”。“报表” 明显是有痕迹的 “管理记录”。如果编制某份报表只对应一个留下 “管理痕迹” 的 “业务活动”,那么同样也构成一条<职能流程>。

上图所示,是两条只有一个<业务活动(流程步骤)>的 <职能流程>: <员工工时统计分析报表编制流程> 和 <员工休假情况分析报表编制流程> 。

02

—

“一个步骤” 的 "流程" 有意义吗?当然有!

留下 “管理痕迹” 的业务活动,一定是会产生成本的,一定是会耗费时间的,都应该 “管起来”。将所有留下 “管理痕迹” 的<业务活动>都通过 “流程” 的形式加以 “显性化”,相当于是借助 “流程” 的形式都管起来了。

比如,上图所示的两条流程,都可以在数字化的工作流系统中预置触发时间,<每月15日 >和 <每月1号> 自动发送一个报表编制的待办事项给相关责任人,这样可以确保不会漏做此事,也可以确保按时做完此事。同时,输出的 “管理记录” 即 “报表” 也可以通过工作流系统自动推送给相关人员并自动归档。虽然,只有 “一个流程步骤”。

另外,由于所有留下 “管理痕迹” 的业务活动都纳入 “流程管理” 了,所以可完整地统计和分析某员工或岗位的工作事项和工作量。这对于岗位价值评估、员工工作负荷分析、工作绩效考评都非常有用。数字化时代,这些价值尤为明显。

比如,前面提到的 <员工工时统计分析报表编制流程> 和 <员工休假情况分析报表编制流程>,虽然都只有一个步骤,也可以在数字化的工作流系统中运行,可以发送待办事项。因此,在上图所示员工事项监控界面中,编制报表类的活动也会纳入员工所有待办事项的监控分析中,同样也会纳入员工的工作负荷和绩效考评中。而这当然是合理的,且很有价值的。

当然,不仅仅是编制报表类的活动会构成只有 “一个步骤” 的 “流程”,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EBPM 方法论强调所有留下 "管理痕迹" 的 “业务活动” 都应纳入 “流程” 这一 “管理要素” 进行管理。

  原 文 分 享
下一篇: 企业数字化转型背后的 IT 架构解析
Copyright Reserved 2005-© | 沪ICP备11014532号-2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