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阳精讯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管理资讯微信公众号

流程管理资讯网,BPM业界有影响力中立资讯平台。

博阳精讯业务流程管理微信公众号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TOGAF 中的 Driver, Goal, Objective 和 Measure
来源: 博阳精讯 作者: 博阳精讯 王磊 2025-11-01 阅读数:33

在TOGAF 10 版本《内容元模型关系图》中《业务架构》的顶部,一字排开有四个元模型要素,分别是:Driver、Goal、Objective、Measure。

这四个要素 EBPM 方法论将其翻译为:

Driver(驱动力)

Goal(战略目标)

Objective(业务目标)

Measure (测度指标)

整体上,可以这样理解四者之间的关系:来自外部或内部的 Driver 驱使企业设定战略性的 Goal;为了达成 Goal 企业制定了具体的 Objective;而 Objective 的完成情况,由可量化的 Measure 来验证。由于这四个要素主要用来描述企业的战略目标,EBPM 方法论称之为 TOGAF 《战略四要素模型》。

01—对 TOGAF 战略四要素模型的理解

1. Driver(驱动力)

Driver(驱动力)是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变革动因,是引发变革的根本原因。Driver(驱动力)解释了企业“为什么” 需要改变,是设定一切目标的起点,定性描述了变革的背景和动机。Driver(驱动力)最常见的分析模型是 PESTEL 和 SWOT 模型。

PESTEL 模型是一个战略分析框架,用于识别、分析和监测影响组织的外部宏观环境关键因素,由六个维度构成,分别是:Political(政治)、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Technological(技术)、Environmental(环境)、L - Legal(法律)。

上图所示是博阳家居进行 PESTEL 分析的结果。

SWOT 模型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强大的战略规划工具,用于全面评估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状况。SWOT是四个英文字母的缩写,代表了四个核心要素: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 (劣势)、Opportunities (机会)、T - Threats (威胁)。其核心要义是将:内部分析(S, W)与外部分析(O, T)结合起来,从而得出全面的战略判断。

上图所示是博阳家居 SWOT 分析的结果。

上图所示是博阳家居基于 PESTEL 和SWOT 模型的分析结果,得到的一个 “驱动力(Driver)”。

2. Goal(战略目标)

Goal (战略目标) 是 “去哪里” 的问题,是组织希望达成的中长期、高层次、方向性状态的描述。Goal (战略目标) 通常也是定性的,为整个组织提供总体方向和意图。比如:

“实现用户旅程全过程的数智化体验。”

“实现运营卓越。”

“打造最具创新性的产品生态系统。”

上图所示是博阳家居从某个Driver (驱动力) 到 Goal(战略目标)的解析过程。比如,可以得到如下的输出:

Driver (驱动力) : 以 AI 为代表的新一代数智化技术正快速融入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交付过程,客户对更好的体验满怀期待,而众多竞争对手已开始行动。

Goal(战略目标):  提升用户旅程全过程的数智化体验。

3. Objective(业务目标)

Objectives(业务目标)是为实现 Goal (战略目标) 而设定的具体、可衡量、可实现且有时限的中间成果,是将高阶的 Goal (战略目标) 分解为可管理、可执行的具体举措的关键步骤。一个Goal (战略目标) 通常对应多个Objectives(业务目标),且必须符合 SMART 原则:

S(具体的):目标明确,不模糊。

M(可衡量的):必须有明确的指标来衡量进度和成功。

A(可实现的):在现有资源和能力下是可实现的。

R(相关的):必须直接支持上级 Goal (战略目标) 的实现。

T(有时限的):有明确的完成截止日期。

上图所示是博阳家居从一个Goal (战略目标)  到多个Objectives(业务目标)的解析过程。比如,可以得到如下的输出:

Goal(战略目标): 提升用户旅程全过程的数智化体验。

Objective(业务目标)1:  客户满意度提升至 95%。

Objective(业务目标)2:  客户问题首次接触解决率提升至 95%。

Objective(业务目标)3:  线上营业厅的转化率提升至20%。

4. Measure(测度指标)

Meaure (测度指标) 是用于量化评估Objective(业务目标)完成进度和成果的具体指标。Meaure (测度指标) 提供了客观的数据,告诉我们当前的表现如何,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及最终的结果是否达成预期。

Objective(业务目标)SMART原则中的M(可衡量的)和T(有时限的)就是凭借Meaure (测度指标) 来实现的。

上图所示是博阳家居从Objectives(业务目标)到 Measure (测度指标) 的解析过程。比如,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Objective(业务目标):客户满意度提升至 95%。

Measure(测度指标)1:  2026 年底前将客户满意度得分(CAST) 从 80 % 至 90 %。

Measure(测度指标)2:  2030 年底前将客户满意度得分(CAST) 从 90 % 至 95 %。

02—TOGAF 《战略四要素模型》的价值

Driver(驱动力)、Goal(战略目标)、Objective(业务目标)、Measure(测度指标)这四个要素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逻辑链,可以表示为:

Driver(为什么改变)→ Goal(改变成什么样)→ Objective(具体要做什么)→ Measure(如何衡量进度和结果)

这个逻辑链强调了:

1)因果性:后一项是前一项的直接结果和支撑。没有Driver(驱动力),GOAL(战略目标)就失去了意义;没有GOAL(战略目标),Objective (业务目标) 就失去了方向;没有 Measure (测度指标),就无法知道Objective (业务目标) 是否实现,无法知道企业是否在正确的道路上。

2)追溯性:从任何一个Measure (测度指标) 向上追溯,都应该能清晰地连接到其服务的Objective (业务目标)、支撑的GOAL(战略目标),以及最终回应的Driver(驱动力)。这确保了企业的每一项具体关键工作都与战略和内外部环境紧密衔接。

在企业架构中,理解并清晰地记录 Driver(驱动力)、Goal(战略目标)、Objective(业务目标)、Measure (测度指标)这四个要素及其对接关系,对企业的战略落地和变革管理有以下的价值:

1)确保战略一致性:保证企业的每一分努力都源于真实的业务需求,并指向统一的战略方向。

2)促进清晰沟通:让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和管理层能在同一频道上讨论问题,大家都明白“为什么做”、“做什么” 以及 “如何算做好”。

3)实现有效治理:通过Measure(测度指标)提供的客观数据,管理层可以准确地评估投资回报,并做出及时的调整。

以上,正是企业架构的核心价值所在:将业务战略与执行,尤其是 IT 执行无缝地连接起来。

03—TOGAF 战略四要素融入《战略目标模型》

在本系列的前几篇文章中介绍了《EBPM 战略目标解码模型》,那么TOGAF 业务架构中的战略四要素与《EBPM 战略目标解码模型》是什么关系呢?

如上图所示,EBPM方法论认为两者可以完全融合在一起。其中,战略目标(Goal) 是两者共同拥有的要素;测度指标 (Measure) 与关键绩效指标 (KPI)是一回事。所以,两者融合的关键点是理清楚以下两组关系:

1)从 “愿景” 到 “驱动力”

如上图红框所示,“驱动力” 直接源于对实现 “愿景” 所面临的障碍或机遇的分析。驱动力可能会有多个,上图仅展示了一个驱动力。

“愿景” 的特点是宏观的、感性的;“愿景” 是长期且稳定的,为所有战略规划和行动提供了最顶层的 “北极星”。而 “驱动力” 则是引发变革的“压力” 或“催化剂”。驱动力是来自内外部环境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对组织实现其愿景构成了挑战或机遇,从而驱动组织必须进行变革。其特点是具体且可分析的,是中短期的,是相对动态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不断产生新的驱动力。

“驱动力”的作用是连接“愿景” 和“具体行动” 的桥梁。愿景是“我们要去哪里”,而驱动力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必须改变路线或加速前进”。

2)从“关键成功因素 (CSF)” 到 “业务目标 (Objective)”

上图红框所示是从 “关键成功因素 (CSF)” 到 “业务目标 (Objective)” 的解析过程。“关键成功因素 (CSF)”  是成功实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活动或因素。“关键成功因素” 通常是定性的陈述,而非一个具体指标。如上图所示的 “极致的用户体验” 和 “高效的数字营销能力”。业务目标(Objective)是将战略意图转化为业务部门需要负责的,可定量分析的具体任务的桥梁。

在上图所示的《战略目标融合模型》中,愿景(Vision)、驱动力(Driver)、战略目标(Goal)、关键成功因素(CSF) 关注的是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定性的;业务目标 (Objective)、测度指标 (Measure) 和关键绩效指标(KPI) 关注的是执行,是定量的。在设计《战略目标模型》的构建规范时,是否在模型中体现驱动力、关键成功因素或业务目标,企业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裁剪。

  原 文 分 享
下一篇: 提高 BPM 效果的几个实用方法参考
Copyright Reserved 2005-© | 沪ICP备11014532号-2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