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阳精讯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管理资讯微信公众号

流程管理资讯网,BPM业界有影响力中立资讯平台。

博阳精讯业务流程管理微信公众号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EBPM 方法论对 “业务场景” 的理解(中)
来源: 博阳精讯 作者: 王磊 2025-08-28 阅读数:33

承接上文《EBPM方法论对 “业务场景” 的理解(上)》,“业务场景”是指业务活动发生的特定业务环境。通俗地说,“业务场景”就是描述企业在“什么业务环境”下决定“要做什么”。

上图中,EBPM 方法论将 “业务场景” 分为战略类、管理类、运营类、授权类四个层级和类别。本文介绍一下 “管理类业务场景”、“运营类业务场景”。

01—对 “管理类业务场景” 的理解

如上图所示, “管理类业务场景” 也是属于高阶业务场景,即这类业务场景也是用来描述业务架构中的高阶模型的。这里的高阶模型主要是指 “各级业务能力” 和 “端到端流程清单”。近期本人咨询辅导的蒙牛乳业等企业就是基于 “业务场景” 完整解析了能力和端到端流程架构。

1)应用路径之一:从“一级能力” 到 “各级能力”

如上图所示,“管理类业务场景”的第一个应用路径是用来解析“各级业务能力”。

如上图所示,在“一级业务能力”往“二级业务能力”拆解的过程中,会用到《业务能力解析矩阵》这个工具,其横轴是“一级能力”,纵轴是“业务场景”。此处的“业务场景”建议从“PDCA”、“生命周期”、“业务对象”这三个维度中选一个。

“业务场景”就是描述企业在“什么业务环境”下决定“要做什么”。从“一级能力”往“二级能力”拆解过程中,同样也是要回答这个问题。以上图所示的一级能力<采购管理>为例,“采购管理”这个一级能力往下拆解时:

在"P 阶(设计/规划/准备阶段)" 要做 “采购寻源”、“供应商管理”、“采购需求与计划管理” 这三类工作。

在 "D 阶段(执行/实施阶段)" 要做“采购执行管理”、“采购合同与订单管理”这两类工作。

在 "CA 阶段(监控/优化阶段)" 要做“采购异常管理”、“采购统计与分析”这两类工作。

总之,从 “一级能力” 往下拆解 “二级能力” 时,是基于业务场景展开的。此时的 “业务场景” 通常采用 PDCA、生命周期、业务对象三个管理体系构建策略中的一个,因此这类 “业务场景” 被称为 “管理类业务场景”。在上图所示的 “采购管理” 的示例中, “一级能力” 往 “二级能力 ” 拆解的 “业务场景” 采用了 PDCA 这个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本公司的团队有多个项目是与华为咨询一起为企业方提供业务架构的构建咨询服务,在华为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中,从 “一级能力” 往 “二级能力” 拆解也同样推荐采用 PDCA、生命周期、业务对象这三种管理策略作为“业务场景”。

上图右侧是从“二级能力”往“三级能力”拆解的过程。以“采购计划与需求管理”这个“二级能力”为例,往“三级能力”拆解时仍然是基于“业务场景”展开,同样是从 PDCA、生命周期、业务对象这三个管理策略中取一个维度。本示例中是采用了“业务对象”这个维度,基于业务场景的定义,可以这样描述:

在“采购计划”这个“业务场景”下,要做“年度采购计划”、“月度采购计划”这两项工作。

在 “采购需求”这个“业务场景”下,要做“采购需求管理”这项工作。

2)应用路径之二:从“价值流”到“端到端流程”

上图所示 “管理类业务场景” 的第二个应用路径是用来解析“端到端流程”,更为确切地说是解析 “端到端流程清单”,即流程的名称。

上图左侧所示是某企业的《价值流地图》,“价值流”是基于“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类业务场景”构建的。从某一条“价值流”往下展开,通常会用到《端到端流程选择矩阵》这个工具。

如上图所示,“端到端流程选择矩阵”的纵轴是细分的“业务场景”,横轴是细分的“利益相关者”。可以认为纵向细分的“业务需求”是“员工生命周期管理”这个总需求的细分子需求。在端到端流程选择矩阵中,“业务场景”通常是描述细分的“业务需求”。

02—对 “运营类业务场景” 的理解

1)应用路径之一:从“业务能力”到“职能流程”

在代表华为官方观点的《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一书第 133 页中有这样一段话:“价值流和能力是在宏观和高阶层面描述业务,而业务流程将它们落到可执行层面。” 

EBPM 方法论认同这一观点,因此从 “业务能力” 到 ”业务流程” 的解析过程是从 “高阶模型” 到 “低阶模型” 的转化,这一过程中用到的 “业务场景” 属于 “低阶业务场景”。

“业务能力” 是描述企业要 “做哪些事”,但不描述 “怎么做”;“业务流程” 是用来描述这些事应该 “怎么做” 的。所以,针对每一个末级能力事项,通常需要构建描述 “怎么做” 的 “业务流程”。

在 EBPM 方法论中将与能力事项对应的业务流程称为 “职能流程”,所以,“业务能力” 再往下解析就是 “职能流程” 了,此时也会用到“ 业务场景” 这个要素。由于 “职能流程” 是描述工作事项完成过程的,所以将用来拆解 “职能流程” 的业务场景称为 “运营类业务场景”。

如上图下半部分所示,末级“业务能力”往下拆解成“职能流程”时会用到《流程选择矩阵》这个工具。此矩阵的纵轴是“末级能力(通常是三级,有时也可能是四级或五级)”;此矩阵的横轴是“业务场景”。

在本示例中,“采购计划与需求管理”这个二级能力拆分为 “年度采购计划“、“月度采购计划”、“采购需求管理”这三个末级能力;与此对应,每一个末级能力至少需要有一条“职能流程”来描述这个工作事项是 “怎么完成” 的。

如果不同情况下某个工作事项有不同的做法,那么一个末级“能力事项”就可能解析出多条“职能流程”。这里,所谓“不同的情况”就是不同的“业务场景”。此时的“业务场景”与企业的运营规则密切相关。比如,同一件事不同事业部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不同业态有不同的做法,此时“业务场景”即横轴就会是不同的事业部、不同的业态。

基于“业务场景”的定义本示例可以这样描述:

“年度采购计划”在“一般物资”这个“业务场景”下应运行“一般物资年度采购计划流程”来完成这项工作;在“原燃料”这个“业务场景”下应运行“原燃料年度采购计划流程”来完成这项工作。

“月度采购计划”在“通用场景”下应运行“月度采购计划流程”来完成这项工作。

“采购需求管理”在“通用场景”下应运行“采购申请流程”来完成这项工作;在“设备”、“服务”、 “办公用品”、“软件”这四个业务场景下应分别运行“设备采购申请流程“、 “服务采购申请流程“、“办公用品采购申请流程”、“软件采购申请流程”来完成这些工作。

2)应用路径之二:从“端到端流程”到“职能流程”

《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一书第 133 页中还有这样一段话:“企业的价值流来源于商业模式的设计,通常以外部视角来描述为最终客户创造价值的各种方式。当企业将其商业模式转化为运营模式时,这些价值流可以转化为一组端到端的业务流程。”

同样,EBPM 方法论认为 “端到端流程” 是由 “职能流程” 组装而成的,而 “端到端流程” 又是 “价值流” 的细化。

上图给出博阳家居这家企业《订单-回款 OTC》从“价值流”到“端到端流程清单”到“端到端流程图”到“职能流程”的完整解析过程。而“端到端流程图”中也经常会用到“业务场景”。

上图所示,是某企业《系统开发端到端流程图》模型。可以看到,这张图也是一个矩阵,纵轴是端到端流程的“流程阶段”,横向是“业务场景”。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业务场景”下,端到端流程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运行路径。在本示例中,“业务场景”描述的是不同的业务需求。

未完待续...

  原 文 分 享
下一篇: 战略规划编制流程及方法
Copyright Reserved 2005-© | 沪ICP备11014532号-2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