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睿刚,一位在北美和亚太从事20年国际咨询工作的“海归”,于不惑之龄来到长沙,从机遇无限的跨国企业一跃投身至民营巨头中。
1995年,复旦大学毕业的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成功拿到国际咨询公司永道的offer,主要从事管理和IT咨询,之后合并进入德勤咨询亚太公司。8年时间,他快速从分析员成长为SAP高级顾问,期间服务的客户对象不乏世界知名企业,如在北美的惠普、朗讯科技和亚太的通用汽车等。此后,他进入埃森哲北美公司,辗转加拿大、中国公司的不同部门,分别担任高级顾问和咨询经理等职位。
2007年,回国打拼的潘睿刚进入IBM公司,开始担任联想和IBM PC全球合并客户组的高级经理。当年在业界被戏称为“蛇吞象”的联想与IBM IT转型项目,涉及软硬件和服务总交易项目高达约10亿美元。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全面负责以端到端为主线的SAP订单到交付的全球供应链,PDM整合设计、实施和商务管理。
在埃森哲和IBM工作,潘睿刚得以与来自不同行业的客户建立联系。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咨询管理等方面积累的丰厚经验,令许多企业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其中就有工程机械“大佬”三一重工。
随着IBM与工程机械企业合作的深入,2011年,他代表IBM中国区参与到卡特彼勒全球SAP Mach1计划中,合同金额近3亿美元。当年,卡特彼勒凭借SAP项目获得了巨大的全球集成模式的发展价值,他将此撰写形成了整个IBM全球共享运作模式经典案例。
近几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进入“寒冬”。尤其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咨询管理等方面,三一的难题待解。
求贤若渴的需求,刚好给予了潘睿刚技术与管理能力施展的空间。“从IBM跳槽到三一,既有个人发展愿景,也是出于企业需要。”
因此,在长沙他开启了事业的另一篇章。从今年6月入职三一,至今接近半年。如此短时间内,他领导执行了CRM技术总监角色,主要解决CRM和ERP数据、流程互通互联的技术难题,和SAP最佳实践的指导。
从销售线索,商机的把控到核心业务的合同谈判,订单签订,再到交付、收款等CRM项目业务流程管理,到推动下一步产销存项目计划建设是未来三一搭建起完善的端到端之管理体系,优化数据,计划,业务和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自动化处理。同时,指导参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技术规划和建设,支持公司创新事业部的发展。
作为公司副总经理兼流程信息化总部CIO,潘睿刚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他将自身事业与公司前途捆绑在一起,下一步打算建立产销协同的全产业链,帮助三一实现年收入超过50%的国际化营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