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阳精讯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管理资讯微信公众号

流程管理资讯网,BPM业界有影响力中立资讯平台。

博阳精讯业务流程管理微信公众号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俞敏洪12万奖励“肇事者”:年会视频意外刷屏暴露管理“七宗罪”
来源: 世界经理人 作者: 格总 2019-02-12 阅读数:5888

从昨天开始,我的朋友圈就被这个吐槽公司弊端的“新东方内部年会视频”刷屏了。

视频歌曲改编自抖音神曲《沙漠骆驼》,又魔性又尖锐,非常值得一看,大家抓紧点开,后面会不会被删真不好说。

简单统计了一下,这个“冒着离职风险”吐槽的视频主要有7个槽点,简直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七宗罪”。

你会不会觉得吃惊,怎么连新东方这样的大公司好公司,都有这“七宗罪”啊。

不奇怪,我认识的一位研究企业管理的学者就说过:

中国企业之间的管理水平对比,不在于“谁比谁更好”,而是“谁比谁更不烂”。

一些公司活得好,不是它的管理有多出色,而是因为竞争对手的管理,实在太烂太烂了。

新东方面临的问题,我敢说每个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肯定都有,但是像员工这样赤裸裸的“释放自我”,我孤陋寡闻,这还是头一回。

其中一位表演者接受采访时说,彩排时,导演的脸上一片僵硬。而实际表演时,台下欢呼声一浪又一浪,据说俞敏洪在台下开怀大笑,多次起立鼓掌。

老俞随后发微博表示,奖励12万元给创作和表演团队,鼓励敢于直言的精神和文化。

这说明什么,说明新东方至少还有救!

我觉得每个管理者尤其是公司的创始人,都应该认认真真看完这个视频。

看完后,还应该工作时间发到公司群里,看看最前面几个点赞、吹捧的,到底是谁!

视频暴露的管理“七宗罪”,你看自己公司都有哪几宗?公司里有没有人敢告诉你?你的公司还有救吗?

不要有一天公司开垮了,还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

第一宗罪

用户界面欠缺标准化

业务流程极度不人性

一个续班十个入口 / 用户不知该往哪走 / 哪里交钱才能报名成功 / 家长报名五个科目 / 有五个助教跟着 / 信息收集五遍家长要炸锅

说实话,这个例子挺吓人的。照说新东方发展这么多年,流程制度早就优化完毕,完全能满足用户要求了。

但是如今看来,“报名五个科目、信息收集五遍”这样的笑话背后,还是一股子野蛮生长的味道,透露出业务流程强烈的不人性化。

你可以对比一下自己公司,流程的设计有没有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过所有的场景吗?得到过什么程度的验证?

还是说,你的流程制定出发点,都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应该是、我觉得、按理说……

收集五遍信息还没走人,只能说明这个用户对你还算认可,但是那些转身就走的用户,只怕你根本就不知道人家来过。

第二宗罪

管理者调动公司资源

免费讨好巴结上司

什么独立人格 / 什么诚信负责 / 只会为老板的朋友圈高歌 / 领导随口一说 / 立刻讨好跟着 / 项目马上启动不计后果

我敢打赌,这段歌词绝对有实际案例印证,可能还不止一次。

这打了谁的脸?我看还是打在老俞脸上,谁让你是老板呢,“随口一说”这种事本来就该谨慎。

再说了,项目启动没有制度规定吗?身边人是不是“讨好跟着”,心里没点数吗?

公司大了资源虽多,又经得起几次“不计后果”的折腾呢。

就像歌词中唱的,“对学员负责是一切的基础”,价值来源于用户,而不是上司,说起来简单,就怕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第三宗罪

管理者以工作名义行私人便利

找个学校试点 / 旅游城市优先 / 度假都不用再自己花钱

有些管理者自以为聪明,其实员工都知道这些小聪明,只是平时不敢说。

或者就是管理者身边的心腹撺掇,大家一团和气,只有公司吃亏。

老板肯定是有所耳闻,不过不是每家公司都是新东方,下面的员工没这个胆子,最上面的人也无可奈何。

公司小,管理粗放的时候,你还可以说水至清则无鱼,公司发展好了水大鱼大,自然有人借着打渔的名义出海玩耍。

这种人心里放第一的不是工作,而是自己占的便宜,不开掉,留着过年吗?

第四宗罪

有人干得辛辛苦苦

不如有人讲得漂漂亮亮

干活的累死累活 / 有成果那又如何 / 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

我记得这段歌词的欢呼声是最热烈之一,可见天下苦“写PPT的”久矣。

前几天华为任正非接受央视采访,就专门提到了未来的华为经过改革,一定不要有“这么多PPT,这么多会议和无效劳动”。

每一个老板,每一个管理者,都一定要保持对讲得漂亮的人的警惕啊。

公司的价值创造是靠实干苦干,不是靠照着漂亮的PPT吹牛吹出来的。

牛吹得越漂亮的人得到嘉奖越多,踏实干活儿的员工越会寒了心,员工受了委屈,最后吃亏的还是老板。

第五宗罪

管理者高高在上

远离市场,远离客户

一线工作从没去过 / 客服电话从没听过 / 借用户员工的名义去胡说

听不到枪炮声的将军,无法指挥好战斗。

长时间远离市场、远离客户,这样的管理者只会越来越“虚”,越来越不接地气。

他们对市场和客户不了解,就没有自己业务的根基,把心思花在讨好上司、拉帮结派上面,成了保住饭碗的唯一方式。

所以,老板应该认真想想,什么样的机制才能保证管理者,始终能把脚泡在市场里,清楚市场动态,知道仗怎么打,还能对业务调整给出合理建议。

而不是由着他们,“借用户员工的名义去胡说”。

第六宗罪

管理者不敢承担开拓性工作

在例行公事中混吃等死

重复的都抢着做 / 创新的没有几个 / 美其名曰“延续性”实怕担责

老俞当年开创性的工作,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如今身在高位,开创性工作交给谁呢?

如果交给一帮“实怕担责”的管理者,新东方的未来堪忧。

很多中层管理者作为既得利益者,希望世界一成不变,自己在例行公事中混吃等死。

这种人,放在哪里都是祸害,不光占用资源,还让真正有才华、想做事的人,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公司的僵化、老化、官僚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所有人做事都四平八稳。

第七宗罪

层级过多,授权模糊

一个简单问题需要答案 / 董事长问总裁,而总裁问校长 / 校长问总监,而总监问经理 / 经理问主管 / 主管问专员 / 专员还要问兼职

这段歌词的欢呼声也非常高涨,这是大公司的通病你们说有没有?

管理层级过多,直接导致的就是“一个简单问题”需要“穿透”八层管理人员,既是荒诞又是现实。

但是,光吐槽管理层级太多还不够。

每个层级的授权是否合理、是否清晰,既要明确又要保持弹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简单问题穿透八层,其实是管理的官僚化日积月累导致,没有最高层破釜沉舟的决心,改起来真是不容易。

这个年会视频吐槽的“七宗罪”我讲完了。

其实,新东方的管理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今年初时,老俞就接连发出5封公开信,一封比一封措辞严厉。

要求“放弃平庸的管理者”,“让平庸的、捣乱的、只会奉承拍马、不会干活的人先离开一批”,因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为此,老俞还成立了专门的三化(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工作小组,并亲自担任组长。

新东方的改革已经启动。不触动固有利益格局、不淘汰安逸懈怠的管理者、不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新东方没法走得更远。

这个视频很快会失去热度,但是它暴露出的企业管理问题,并不会自动消失。

每一个管理者尤其是创始人,真的需要时时警醒自己。

  原 文 分 享
下一篇: 专家纵论:企业财务创新事关中国经济改革大局
Copyright Reserved 2005-© | 沪ICP备11014532号-2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