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阳精讯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管理资讯微信公众号

流程管理资讯网,BPM业界有影响力中立资讯平台。

博阳精讯业务流程管理微信公众号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企业受控文件的数字化管控机制
来源: 博阳精讯 作者: 博阳精讯 王一博 2023-03-08 阅读数:4294

当前,企业已逐渐开始实施数字化转型工作,信息化需求与信息化应用形态更加多元化,技术实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手段,时常会出现需求描述模糊和不一致的现象,特别是对于有二义性的需求,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以至于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反复,甚至导致整个信息系统项目失败。同时,对于复杂的信息系统,通常会涉及多个单位/部门、多管理层级,各单位/部门之间“各说各话”,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流程设计与执行的偏差越来越大,信息系统建设进度与质量难以达到业务要求。

为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业务驱动”是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突出需求管理的核心地位。通过引入成熟的企业架构、流程管理EBPM方法论,构建一套具备对企业战略、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数据架构、治理模式等内容进行结构化建模和统计分析的模型化的需求管理体系(如图1 所示),形成“规范化”、“精细化”、“一体化”的需求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质量。

为确保信息化需求能准确转化为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必须结合信息化的一般规律将业务需求进行显性化说明,采用EBPM基于管理要素构建结构化、一体化的需求管理体系模型是一个实用的方法。

需求的规划

根据企业战略构建完整的业务流程架构,通过梳理组织、角色、应用系统等要素以及统一的、规范的建模方式,规范表述流程环节、工作内容、应用系统支持等内容,实现业务流程可描述、可操作、可分析。基于业务流程梳理应用系统的建设现状,构建应用架构模型理清应用系统所处理的业务范围、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接口及相关应用的服务。基于业务架构梳理数据对象,创建数据架构层:包括数据体系,数据架构,数据实体等于信息数据相关的内容。由于数据是流程流转的实体,也是应用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载体,因此对数据的设计需要与应用和业务层进行统一。建立技术架构层,促进标准遵从,建立技术标准集,作为新项目的衡量标准。定义参考架构和系统生命周期,促进推广技术标准化。可以按照资产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

需求的实施

需求实施包括流程同步、开发反馈、需求文档生成等需求。流程同步是指将业务流程建模结果对接至开发平台,将流程模型转化为符合BPMN标准要求的XML文件,接入开发平台生成工作流配置数据,提升开发效率与质量。对于开发部署完成的IT系统功能,将部署状态返回需求管理平台,实现需求与功能的关联与对接。

需求的评价

通过定制开发的评估工具,获取IT系统建设的薄弱点和改进点,指导规划IT项目建设。同时基于业务、系统、数据等变化情况,动态更新需求系统,确保需求管理相关信息与业务变化的一致性,逐步实现业务与IT对齐实现成果联动、数据共享、格式统一,逐步形成“架构合理、功能完善、好用实用”的需求管理平台。业务部门和各级业务人员定期将现有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数据应用与实际工作进行比对,通过定量、定性分析,辅助业务人员发现应用系统建设的薄弱环节和潜在空白点,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痛点、增强与改进需求,找出系统的差距,同时参照行业最佳实践提出信息化新需求,明确职责范围内的业务信息化目标。

需求的改进

采用流程还原技术,基于各流程节点业务数据发生的时序关系以及流程运行结果数据,将业务运行轨迹还原为流程模型的形式。通过差异比对将还原出的流程模型与设计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流程差异,定位流程执行效率与质量的问题,促进改进执行流程或设计流程,消除流程设计与执行“两张皮”。

需求的治理

建立需求管理的治理体系,明确需求管理的职责与分工,设计需求管理的流程与规范,实现对需求变更、需求版本的有效管理与跟踪。通过开发需求治理模式,实现需求治理流程的线上流转,当业务架构及IT架构发生变化时,通过变更申请和变更审批工作流,实现各类架构要素的动态更新与维护,提高业务架构、IT架构与业务现实一致性,促进IT与业务相互融合。

通过建立信息化需求管理的机制和平台,促进IT与组织、流程、数据等体系的管理协同,通过架构模型打通管理层、业务层、IT层的壁垒,使得信息化需求管理常态化,形成实现需求规划、实施、评估、改进的闭环管理,使得业务部门和各级业务人员能及时发现和准确提炼信息化需求,规范了需求管理,提升了需求质量,进而提高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效,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

  原 文 分 享
下一篇: 基于EBPM平台,构建一套满足各管理体系要求的制度文件
Copyright Reserved 2005-© | 沪ICP备11014532号-2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