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阳精讯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管理资讯微信公众号

流程管理资讯网,BPM业界有影响力中立资讯平台。

博阳精讯业务流程管理微信公众号

国内专业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

流程简化之华为最佳实践案例
来源: 流程小牛哥 作者: 华为心声、蓝血研究 2022-03-17 阅读数:7418

2017年11月13日,一篇《延标或违规,一线能不做这道选择题么?》在w3和心声上引发激烈讨论,一周之内3.1万浏览量、194人实名评论。同样在2017年,小牛哥对一篇热度高涨、4万+浏览量和400+评论的《一个产品经理的思考》印象深刻。投标到合同跑的苦、跑的慢,除了一时无俩的被吐槽,又有哪些正在发生改变?阿根廷代表处投标到合同流程简化,2类简单场景、5个简单通道,12月试运行期间就有77%的标书/合同进入简单通道(金额占比仅7%),大幅减少内部投入到重复、冗余、低风险事务的精力,内部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背 景

阿根廷运营商业务年订货X亿+美金、销售收入Y亿美金,整体格局较好。2017年6月, ESC【007】号决议《关于开展代表处流程管理体系优化试点的决议》选择阿根廷作为6国试点之一,对准与客户做生意更简单更高效更安全,对准内部效率提升和财报满意,沿自身场景集成并优化各流程(含KCP),简化管理,建设和优化自己的流程管理体系。

如何进行业务梳理、痛点梳理

“一把手”主导,首先启动了一轮管理层(包括代表/CNBG部长、产品VP、AD、交付VP等)+核心骨干(客户群SR、客户群纵队长等)的对标沟通,明确传递公司给予的政策,并通过研讨确定了阿根廷代表处与客户做生意的4条价值流,作为系统梳理业务的基础(如下图)。

基于4条价值流,匹配当前的客户群+纵队管理模式,代表处要求从2大客户群开始(TA&TLF),责任到人开展具体的业务梳理工作,包括识别客户战略与我司差距、商业模式设计、价值流分段有哪些场景,输出As-is典型项目下的业务运作视图和To-be期望的业务运作视图(分代表处-大区-机关3层),由纵队长将头脑风暴归纳的痛点描述标定在具体的业务环节上。

统一梳理归纳各价值流的痛点描述,识别跟客户做生意的能力差距后,与代表和CNBG部长就TOP痛点达成一致——跟客户做生意,首先要解决“买卖”问题,当前先聚焦传统业务,“买”的最大痛点是“采购”,“卖”的最大痛点是“投标到合同”。而从之前各纵队反馈的痛点描述及1to1访谈的VOX现状调查来看,我们的投标到合同流程是这样的:

1、华为在客户界面上动作越来越慢:体现为经常申请延标;

2、华为的速度跑不过客户的速度: 客户催发合同/PO,内部还没完成审批;

3、“一人生病,全家吃药”:风险条款增加,消耗客户界面资源,评审动辄升级;

如何抽象整体优化思路,制定分段计划

由于当前的TOP痛点只是一些“语文”描述,不足以支撑归纳出具体痛点和对症下药,所以接下来,代表处踏实还原了几个高频发生、正在发生着的投标到合同故事,包括接入网多轮投标到合同、CRAN设备投标等。从一个个成熟产品走过的投标到合同的具体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除了专业评审、DRB、概算、ATX各模块在拉通运作、周期、SLA等暴露的具体问题外,最显著的问题是:1)所有项目的投标到合同无论场景如何差异,全部要走一遍完整的标准流程,23个关键业务模块被不断地重复调用,而且跨系统不集成(如专业评审、决策在iSales,DRB在ISDP,概算在iPFM);2)简单场景入口定义在ATI不符合业务实际,因为立项阶段RFX不清晰,没人敢选择走简单场景,加上当时<50万美金的规模要求,导致代表处100%的标书/合同在走标准通道。

基于事实还原后归纳的具体痛点,代表处对运营商投标到合同业务提出的核心优化思路就是——流程一定要场景化。由此展开,对运营商传统业务涉及的关键流程(MTL、LTC、ITR、SD、供应、FIN、采购)提出如下“3大课题+4件事”的整体优化思路,作为流程体系优化的纲领,并基于优先解决“买卖”问题的原则,制定详细的分阶段流程优化任务,“投标到合同”和“采购领域”作为第一阶段优化任务即刻启动。

1、3大课题:1)流程怎么更好地适配业务?2)流程谁来管、怎么管?3)IT怎么快速适配流程?

2、4件事:针对课题1,①业务流程场景化,不同场景裁剪横向的业务活动;②基于场景精简KCP ;③减少“收费站”,纵深的审核、审批、升级汇报简化,减少说“NO”的节点;④评审服务化,按需调用,“一点进、一点出”,有SLA。

如何设计业务优化方案及流程优化方案

针对投标到合同这段业务,4条价值流是系统梳理业务和痛点的基础,案例事实支撑了抽象整体优化思路,回到具体的业务流程方案设计上,代表处定义了非常清晰的节奏和策略,0->1从体量最大、单量最多的基础网络价值流开始,再对其他2条传统业务价值流完成1->N的适配。从CCFM提供的数据分析来看,业务结构上存在显著“二八原则”问题(以过去22个月的合同为测算模型,92%的单量仅贡献22%的收入)。基于3大课题+4件事的整体优化思路,由质量运营部组织CNBG部长、产品VP、产品经理、交付VP与PMO、CFO与BFC深度卷入,分别有至少2轮的方案讨论和评审后,输出了投标到合同PO汇报版本的评审方案,包括两类简单场景、5条简单通道的业务设计和流程方案设计(入口起点变化、各通道横向点的变化、纵深层级的变化、KCP的变化),以及各场景通道的入口条件。

为进一步保证通道设计经得起推敲、客观反映业务实质,代表处拿2017年实际1-9月151单合同进行全样本验证,验证结果显示,90%的单量仅贡献了21%的收入,终于坚定了代表处ST团队对投标到合同阶段按场景切分、分通道设计的思路,定稿了业务流程方案设计(如下图)。

试运行效果

方案设计经公司评审后,试行主流程文件(投标到合同流程简化规则)和配套文件(含DRB、概算、简单通道管理规定、SDT授权刷新等)迅速完成发布、全员赋能、卡片打印分发,自2017年12月1日正式进入试运行。截止当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77%投标/合同进入简单场景,金额占比仅为7%,有效提升了售前项目运作效率;专业评审周期较之前提升68%,减少标准DRB次数65%,减少概算次数45%。

与此同时,基于用户体验视角,代表处就12月试运行效果发起了“投标到合同简单场景试行体验调查”,从26个有效样本反馈结果来看,对试运行流程“更简单高效”的平均满意度4.27分,对试运行流程“减少重复、不增值工作量”的平均满意度4.15分(满分5分);同时收集当前体验GAP(包括运作、IT、赋能),作为下一步持续运营改进的关键输入。

实践总结

1、关于流程优化思路:基于痛点、对准跟客户交易更简单、高效,作为统一纲领,指导具体方案设计工作的开展。

2、关于业务优化方案:谁使用谁参与,业务侧的使用者、验收方必须深度卷入(如产品团队、BFC、交付PMO),“一把手”尤其重要(代表/CNBG部长);同时,特别强调抽样验证以保证方案设计符合业务本质。

3、关于持续运营改进:方案设计完成只是开始,优化后的流程能持续发挥作用必须从管理体系上固化,如IT适配、例行度量/评估、稳定的业务组织和责任人等。

  原 文 分 享
下一篇: 德鲁克:靠天才和超人管理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
Copyright Reserved 2005-© | 沪ICP备11014532号-2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262号